查看原文
其他

这家网红店,一天就凉凉 | 光明夜读

全媒体总编室 光明日报 2021-01-26

文 | 陈祺鸿

近日,某网红店推出的宣传视频在网络上引发讨论。视频开头是一帧帧材料处理、食物准备的特写镜头,配着清晰的音效赚足观看者的目光。缓缓将“一家有规矩的店”七个大字推进至屏幕正中间后,便是店老板娓娓道来的叙述,列出了食材一律不打包、没有菜单、每餐最多只接待10位客人等等规矩,强调说要保证“食物的最好状态”、“客人用餐的舒适程度跟体验”、“希望大家把这边当成家”……

在随后的时间里,舆论态势不断发酵,先是视频中老板带伤料理食物、制作料理时佩戴手表等被质疑,紧接着南京市鼓楼区市场监管局到店检查,对其违反《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》的行为进行查处,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,5月6日该店又被曝涉嫌无证经营。一波未平、一波又起的议论令人唏嘘,同时也让我们思索网红营销的道路该何去何从?

不可否认,在选择多元化的当下,恰当的宣传是必要的。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、“是金子总会发光”定律也需要互联网传播添砖加瓦。当人们不清楚一个陌生城市的美食地标时,自然而然会想要去寻求他人的建议,毕竟适当的“从众”能够节约人们的时间成本。

遗憾的是,当下很多商家的宣传过分崇尚“套路”。纵观市场,一些前路人试验和总结出的“玩法”屡见不鲜:靠火烈鸟、仙人掌、白瓷砖等元素堆砌的背景墙,靠不设菜单、不能聊天、接待人数受限等条条框框建立的所谓“规矩”,靠排队造势实现的饥饿营销,靠贩卖情怀强调的所谓“工匠精神”……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朋友圈打卡景点似乎给人一种假象,即“套路比品质更重要”。

在此情况下,部分网红店的失败俨然给人“当头棒喝”,我们不禁想问:这样的营销方式真的走得远吗?

未必。开头提到的迅速凉凉的网红店就是例子。缺乏诚意的营销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吸引大量的关注,但究其根本,只不过是在肆意消耗消费者的情感。

从好奇到相信再到失望,我们往往乘兴而来、败兴而归,在追随噱头的过程中,浪费了更多的时间,却也享受不到本该有的体验。而失去了消费者信任的商家,往往会在社交圈、互联网平台上被吐槽和揭露真面目,想要“挂羊头卖狗肉”来瞒天过海,恐怕是不现实的。

被曝光“雇人排队”的武汉网红小吃店

据《2017国民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》显示:2014年,全国餐饮企业数量为243万,2015年为247万,2016年增长了31.2%,达到324万家。大量新兴品牌的出现,导致整个市场竞争更加激烈,不少网红店往往迅速爆红又迅速关门。可见,如果不在品质上自我要求,而仅仅是想着靠噱头和情怀来吸引顾客,往往只是昙花一现。

消费群体的信任、品牌的建立是一个长期过程,网红店主还需谨慎,莫要被快消文化、网红经济迷了眼,忽略了营销背后最为本质也最为重要的真实。

毕竟,真正的匠心不在背景墙面。

“子轩”“紫涵”,你们被超越了

微信朋友圈“一个月可见”,这下舒适了吗?

草坪被踩秃,雕像当马骑......出门,记得带“文明”

专业代吵架:“普通话100元一次,包吵赢”?

停车一小时收费300元,霸王条款还是市场需求?

“成都男人比女性更爱家务”,羡慕吗?



文字:陈祺鸿

图片:网络

朗诵:王茜

责编:王子墨 

编辑:张永群 宗小宁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